今天给各位分享季羡林有多少个女人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 1、季羡林有多少个女人
- 2、季羡林曾有过几个老婆?
- 3、70岁父亲娶30岁保姆,13年不来往的父子,后来怎样了?
- 4、季羡林虽娶包办妻,却相濡以沫65个春秋,为何晚年与儿子断绝来往?
- 5、季羡林:女儿和妻子接连过世都未曾出席吊唁,后又与儿子决裂13年
季羡林有多少个女人
季羡林是近代最有名的学者之一,生前学术成就卓越,对国学、佛学、语言学都有很深的研究,通多国语言,也是世界上仅有的精通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被世人奉为学界泰斗,国学大师。他给大家的印象大概是一个百岁老人,勤俭朴素,学识渊博,但又很接地气,儒雅大方。
季羡林曾有过几个老婆?
季羡林一生只有一个妻子。
去世时间: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27秒,季羡林逝世。
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彭德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
扩展资料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季羡林
70岁父亲娶30岁保姆,13年不来往的父子,后来怎样了?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学者、语言学家、史学家,他会7门外语,特别是精通吐火罗文。会吐火罗文的人全球才10几个,季羡林还在的时候,中国只有他一个人会。有人会问季羡林为什么不把吐火罗文传给他儿子,其实你们不知道季羡林父子俩关系水火不容,儿子季承为了娶保姆,70岁的时候都能与季羡林断交13年!
季承1935年出生,从出生到成长,季羡林很少陪在他身边,季承不到3个月,季羡林就去了德国留学。季羡林在留学期间,爱上了德国女孩伊姆加德,伊姆加德经常用自己的打字机帮他打字,在季羡林回国之前都是她帮忙打得,所以两人逐渐有了感情。
季羡林的妻子是个很传统的中国女人,而且没有文化,两人属于包办婚姻结合,季羡林对她没有太多的爱意。一边是日久生情的德国女人,一边是妻子和孩子,季羡林陷入两难,最后还是回中国,断了德国的联系。
在季羡林和伊姆加德产生小暧昧的时候,中国的家人根本不知道他是死是活,季承也只看过季羡林的照片,从别人嘴里去了解他,直到他11岁季羡林回国才亲眼看到照片里的真人,收到季羡林从国外买回中国没有的钢笔。可季承还没高兴多久,季羡林去到北大教书,只有寒暑假才回来。
1952年,季承去现在的北外读书,虽然和父亲都在中关村,但两父子没有住在一起,父子的关系客气到可怕,季承平时叫季羡林不叫爸爸,而叫“先生”。1959年,季承成立家庭,并有了一子一女。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话说得没错,季承夫妻俩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大吵大闹,季承妻子一气之下就带着孩子去海外生活,连离婚手续都没办,季承70岁的时候才办的离婚手续。岂料季承一领到离婚证,转身就和小近40岁,照顾父亲的保姆马晓琴领结婚证。
马晓琴原本是季承请来照顾母亲的保姆,季承母亲死后,她被留下来。季承和保姆马晓琴结婚就好像电视剧《挺好的》苏大强和保姆蔡根花结婚一样,遭到了全世界反对,很多人都认为马晓琴是为了钱而来。季承更惨一些,不仅要被外界无关人士指指点点,上面还有年迈的老父亲阻挠。季羡林季承和保姆扯不清有辱家门,就和季承大吵一架,并把他赶出家门,父子俩的关系走向决裂,13年未联系。
2008年,已经70岁的季承竟然老年得子,把他高兴坏了。紧接着,马晓琴提议不如带着刚出生孩子去看季羡林,毕竟也是他的孙子。也就是因为新生的孙儿,季承和父亲季的关系有所缓和,季羡林喜着刚出生的孙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年之后走得非常安详。
“父子没有隔夜仇”,季承曾总结过季羡林为什么总对他有意见,是不是因为马晓琴?后来想明白了,季羡林是不满他对母亲太好太孝顺,季承越对母亲好,季羡林就越吃醋,尤其是母亲住院期间,季羡林感觉被忽视,同时他很担心自己住院,季承不会对他那么好。季羡林父子的经历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父子要多陪伴多交流,不然容易在无形中形成仇恨,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季羡林虽娶包办妻,却相濡以沫65个春秋,为何晚年与儿子断绝来往?
所谓一段幸福的婚姻,便是一情两厢三人愿,从陌生人到熟悉人,转眼恋人,爱人,到最后一起组成一个三人家庭,共享天伦之乐的主人。这或许是婚姻中的幸,但不幸也并非与之相反。或许剧情的开始不是一厢情愿,到最后也没有共享天伦之乐,但这段婚姻从不“和”到“和”,却是百味无穷,这便是一位伟人的婚姻故事。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十大人物感动代表中曾这样评价过一个人:“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这个人便是季羡林老先生。
当然,季羡林老先生之所以成就了如此这般刚正不阿,清白做人的性格,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了他的家庭。
季羡林老先生的父母在被黑暗统治过的新旧社会中,过得十分艰难。
他们一家本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又因为当时的中国才刚刚推翻了清朝统治者的魔掌,使整个社会都民不聊生,更是让他们一家雪上加霜。
因为季羡林老先生的父亲独自赡养自己的两个弟弟和一整个家庭,所以一日三餐能够吃饱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奢望。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恶劣的生活环境,父母更是做好了榜样。
环境越是恶劣,他们越是刚正。就算是以寻果子为生计,他们一家人也都清清白白,刚正不阿。
这样的榜样在他心中早早地埋下了一个实事求是,努力上进的种子,任他在以后生活中被吹风被雨打,却仍然发芽。
季羡林老先生从小就热爱读书,学习也十分努力,因为父亲赡养叔叔的缘故,因此叔叔在学业上也帮助了他不少。
他顺利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最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他也曾多次感慨,生活有多苦,人便会有多用劲,那回头再苦也不是苦的滋味了,而是成就的欣慰。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一位成功的伟人背后往往会有一位成功的妻子,但季羡林老先生的妻子也不是想象的那样“成功”。
他的叔叔婶婶在他的18岁为他安排了一桩亲事,他虽情不愿,但意难却,念在叔叔婶婶对他有恩,那个社会又是封建社会,自由恋爱则是大忌,无奈之下,他答应了这桩婚事。
于是用委屈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便是再也恰当不过,他与他的妻子彭德华就论学历便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彭德华是个平常女子,整天也只会收拾收拾屋子,做些分内之事,是位典型的家庭主妇,这自然谈不上季羡林老先生心目中能夫唱妇随的理想妻子了。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而讨厌妻子,而那时的他学业节节上升,在文学领域也是斩头露脚,小有成就。只是他们的婚姻并不如叔叔婶婶所愿,更不要说他们自己的感受如何了。
一心终成两人三餐四季
衷心与真心不会被上帝遗忘,彭德华没有白白等季羡林老先生,她默默地付出,终于等到了他的回应。
此时的季羡林老先生已经拥有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家庭算是圆满,但他出国留学的这几年,家里上上下下的打点全落在彭德华一人肩上。
上则照顾他年迈的父亲,下则儿子女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贤妻良母放在谁的身上都会有一种发光发亮的自豪感,季羡林老先生也不例外。
他回国看到自己的家被彭德华整理得有模有样,心里又是欢喜,但又更生愧疚,愧疚这么多年在感情上对妻子的不闻不问。真心被打动,他们开始了真正属于夫妻的幸福生活。
夫妻二人相濡以沫,这样的感情便是比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回味的更加有味吧,就像是茶,喝进去的是苦,回味的便是香了。
两人一路走来,在季羡林老先生痛苦十年的经历中,彭德华也不忘给予他最及时的支持和鼓励,最终一起度过了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65个春夏秋冬。
也许学历和成就会使两人遥遥相望,但被真心所打动的感情却会使两个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这便是这场婚姻中彭德华用等待和真心作出最真实的“告白”,季羡林老先生用心灵感受到后作出最真诚的“接受了吧。
十三年,沉默中的痛苦
对人最残忍的一种痛便是对自己最亲的人选择沉默。彭德华的去世让季羡林老先生和她的儿子季承痛苦不已,这也是让他们关系变得如此不堪的一条导火线。
在儿子的印象中,父亲对母亲一直是不痛不痒的感情,他总觉得是父亲狠心和无情让母亲一辈子都没有享受过丈夫的关心和爱护。
因为他认为父亲是杀死母亲的刽子手。母亲从小带他所受到的冷落让他如今想起,眼里也是一直充满着泪光。
自季承懂事以来,他也知道父亲为国家做的贡献多过于为家里做的贡献,尽管他清楚地明白着这是一个国人应做之事,但这也阻止不了他与父亲慢慢变远的感情。
季承对父亲的误会冲刺着他的心灵,而季承也同样让季羡林这位父亲感到无比失望。
父亲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而儿子却和自己家并比儿子小将近四十岁的保姆谈起了自由恋爱,这样的婚事让季羡林难以承受。
他多次劝戒儿子,儿子不以为然,后来大吵一架竟带着保姆私自离开了家,这让他恼羞成怒,便毅然决然要与孽子断绝关系。
季羡林的确因为得不到儿子的理解变得十分狼狈,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但儿子因为自己的鲁莽和冲动彻底也使父子两人的感情到达了崩裂的地步。
十三年以后,季羡林仍然知道是自己错在先,是他先愧对了妻子和儿子,可是后果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以至于让沉默的痛也痛的悄无声息。
总结
季羡林曾说,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他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
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这便是他对他这段婚姻的概括,也是对儿子季承的一种无奈和愧疚吧。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完美,更何况是婚姻。
人生何处不欢喜,人生又何处不缺憾,悲欢离合,皆是冷暖自知。而季羡林老先生也因此来过,经历过而感到这便是人生的圆满,圆满的人生。
季羡林:女儿和妻子接连过世都未曾出席吊唁,后又与儿子决裂13年
在上一篇里,我写了季羡林的婚姻,季羡林守着无爱的包办婚姻65年,异国初恋为他终生未嫁,无奈
一场不是他意愿的包办婚姻,季老坚守了65年 。而这65年,是喜还是悲,在他的日记和散文中他也说出了他的想法。
而如果说婚姻不是他希望的,那他的“家”呢?我们知道季老从小是过继给叔父家的,所以他对这个家的感情很复杂,就像季老自己说的, 他对叔父一家只有感激,没有感情 。
在季老大学期间的日记里,他不止一次地发泄对这个家的怨气, “我讨厌这个家”,“我想要离开再也不回来”,“为什么要让我生活在这个家?” 。
可这个家供他读书,给他娶媳妇,帮他养活妻小,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他虽然感性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可也理智的认为自己必须要感激。
用季老儿子季承的话来讲,他的父亲对叔父一家跟他和姐姐不同,他们姐弟一出生就生活在叔父家,从小就是叫“爷爷奶奶”长大的,济南就是他们唯一的老家。
而季羡林出生在农村,6岁以前是跟自己的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季羡林眼里那里才是他真正的家。
所以在季承的眼里, 季羡林对这个家是冷漠的 ,导致自己的母亲彭德华一直那么孤独,但依然逆来顺受,再加上老祖的包容,维持着整个家的平衡, 在外人看来他们这个家和谐温馨,可实际却暗藏危机。
直到家里的亲人接二连三过世后,和谐打破, 父子决裂13年。
季羡林6岁的时候,离开农村,离开生母,来到济南叔父家。 因为他是季家唯一的男孩,他要为季家光耀门楣、传宗接代 ,所以他就被过继给了条件比较好的叔父家重点培养。
刚到济南的季羡林毕竟还是孩子,离开生母也哭了很久,后来才慢慢适应了。
他的叔父严肃刻板,每天就是叮嘱他读书学习,除了在学校的课程,他还给季羡林报了很多班,天天学到十点,那股劲真的不输现在的虎爸虎妈们。
不过季羡林却没觉得那时很苦,他说学那么多到底有没有必要还真不知道,但确实在几次考试选拔什么的脱颖而出,基础比别人更扎实。
当然季羡林不觉得苦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婶母, 他的婶母是一个很小心眼的人,也是一个嘴比较碎的人,在生活上一直给他脸色看,好吃好穿的只会偏心自己的女儿,有时问她讨要一点饭钱,季羡林都要犹豫一整天如何开口。
除此之外,季羡林说自己的生父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家被败光后,为了生活就时常跑到叔父家来讨钱,而这时 婶母总会在屋里扯着嗓门指桑骂槐的乱骂一通 ,几次之后,季羡林就几乎见不到自己的生父再来了。
所以季羡林认为可以不待在家看婶母脸色,一直在外读书,他更自在。
到了高中毕业后, 婶母希望季羡林去考邮局,谋一份铁饭碗的职业后,可以开始养家 。
但季羡林内心却很抗拒,而巧的是他也没考上,当时他的成绩一直是年纪第一,为什么会落选?季羡林回忆说还真的不清楚。
再后来,叔父就给他张罗娶媳妇,1929年, 18岁的他就跟同院的彭家三女儿彭德华结婚了 。
次年,他就被北大和清华同时录取,因为他有一个留学梦,所以最终选了清华。
读大学期间,当然是住校,所以跟叔父一家的连接就是书信, 而季羡林每次电报回家也是要钱,要钱买书。
不管季羡林要多少钱,叔父总是满足,说真的, 季羡林读书,叔父没有任何吝啬 ,哪怕他们家那时条件已经大不如以前了,有时拖很久才把钱打上来,季羡林却只会在日记中埋怨。
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家庭要供一个大学生读书有多不容易可想而知,再加上叔父后来自己工作也成问题,还要替季羡林养老婆孩子。
所以后来婶母生病了, 婶母的女儿秋妹说那是季羡林给气病的 ,季羡林在日记中还觉得这是无理取闹,自己被无辜安了一个罪名, 但想想季羡林觉得自己委屈,叔父婶母又何尝不是被封建思想给坑苦了?
特别是叔父像押宝一样,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季羡林一个人身上,在婶母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但她又是一个女人,做不了主,所以她对自己女儿好,给季羡林脸色看也是人之常情,可就是因为她对季羡林没有作为一个母亲的爱,或者说一个长辈的关爱,也导致季羡林对这个家的厌恶。
就如开头讲到的,季羡林在日记中经常会有对这个家的各种不满,到了应该回家的时候,他也总拖到最后一刻,用季羡林的话来讲, 他非常不喜欢婶母的态度和语气,也不喜欢秋妹的傲,寄人篱下的压抑让他想永远逃离这个家 。
终于季羡林毕业了,这对于叔父婶母来讲,也可以卸下重任交给季羡林,正巧季羡林也接到高中母校的邀请去做国文教员,尽管季羡林更想要的是去留学,只奈机会是需要等待的。
做国文教员的工资不少,这也让叔父一家的生活慢慢又好了起来。
接下来的一年,对于叔父来说,也算熬出头了,但对季羡林来说这不是他的追求,而且他自认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人,不懂拍马,他的教员工作能做多久还真的不好说。
也就在这时, 清华给季羡林电话,说他被选中与德国交换研究生的项目, 也就是说他可以去德国留学了,这是季羡林梦寐以求的,他不想放弃,可回头看,家里是一群老、弱、小,他们会放他去吗?
有时真的不能低估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叔父和家里人在知道季羡林有这个机会时,都极力支持季羡林去德国镀金,去个2年,回来档次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叔父说, 不就2年嘛,勒紧裤腰带,忍一忍就过去了 ,等季羡林回来,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可谁能想到战争爆发,2年变11年呢?
不过,在季承的书中有提到,在季羡林出国前夕,正好是叔父续弦,季羡林虽然不喜欢婶母,但对于叔父在婶母过世没多久就续弦很不满,所以他根本不想见那个年轻的新婶母,就早早离开了济南,并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
季羡林离开时,儿子季承只有3个月大。
季羡林的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孝敬自己的生母。
他6岁离开生母,一直到生母过世,他只回去过两次,而且两次都是奔丧,一次是他的大奶奶,还有一次就是他的生母。
如果说小时候他无法独自去见自己的母亲,那上了大学呢?成年的他为什么不抽空去看看呢?
在他的大学日记中,他记录了“他听说自己的母亲身体不好,他很想去看看”,可他并没有去看,只是“想去看”而已。
一直到噩耗来临,他的母亲过世了,他才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一个孤儿。
在回老家奔丧的路上,他发现母亲的样子在他的脑海里是模糊的,也突然发现没了母亲原来是那么的难受,甚至想跟随母亲一起埋于地下。
奔丧回来后,在季羡林的日记中频繁地记录他思念母亲,到现在都不能相信自己的母亲就这么走了。
其实,父母在世时,我们总以为后面日子还长着呢,所以 也总是自以为是地“想”一些事,而不是去“做”一些事 ,导致悔恨的真的不在少数。
季羡林年轻时“想的”比“做的”多,这样的行为,我们身边每天都在上演,不是吗?
而且季羡林的母亲比他的婶母更可怜的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从身边夺走,说是为儿子好,为季家好,可对一个母亲和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讲是残忍的。
所以在季羡林的心里一直是渴望母爱的,但婶母给不了他,不但给不了,反而在感情上给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到了德国后,陪伴季羡林度过孤独黑夜的是母亲,母亲频频入梦来看他,可醒来后发现更想念,更孤独。
因为没有孝敬自己的母亲,所以这一直是季羡林内心的一个心结,为什么当年就不能回去看看呢? 这种遗憾也伴随他的一辈子。
接二连三的战争爆发,季羡林2年的留学时间被迫一直拖了10年多, 终于辗转回国后,儿子季承都已经13岁了。
2年变11年的留学,让季家终于盼回了季羡林,而原来应该由季羡林来养家的责任,这11年里到底是谁扛下的?
是叔父的续弦,季羡林的新婶母。她成了季家的大功臣,也得到了季羡林的尊敬。
在季羡林不在家的那段时期, 是这位新婶母苦苦挣扎,摆小摊、卖破烂,总之为了让这个家撑下去 ,吃了不少苦,她后来也被家里人尊称老祖。
回国的季羡林在北大任教,而他的叔父婶母、媳妇孩子则留在济南,每个月季羡林准时寄生活费给他们,到了放假再回去探亲。
之后的13年里,季羡林的两个孩子因为读书也离开了济南,至于叔父因生病去世了,只留下老祖和媳妇彭德华两人在济南。
那时儿子季承和女儿婉如也在北平工作,他们努力想跟季羡林增进感情,但是季承回忆, 他的父亲似乎总不肯敞开心扉,不管他们怎么努力靠近,总是跟父亲有层隔膜。
后来姐弟俩又向季羡林提出想把济南的两个老人接上来,但遭到了拒绝,季羡林直接回他们:“我跟你妈没感情。”
直到三年的困难时期,姐弟俩不想老祖和母亲在济南受苦,就再一次跟季羡林提出接他们上北平团聚,这时季羡林没有表态。
季羡林不表态, 姐弟俩也不拖延,直接安排两个老人上来, 看到他们,季羡林虽然不是很高兴,但也没有引起什么大矛盾。
北大的领导知道季羡林的家人上来后,也很重视,马上给他们安排了合适的住房, 只是季羡林死活不肯跟彭德华睡一起,彭德华只能在客厅安了一个床,这让姐弟俩非常不舒服。
好在,季羡林、彭德华和老祖三人在一起的生活还算平静温馨。在季羡林的回忆中,老祖和德华每天总会给他准备丰盛的饭菜,然后看他狼吞虎咽地吃,一家三口生活的其乐融融。
可在儿子季承的回忆中, 外人都很羡慕他的父亲有个这么和谐的家,可这背后却隐藏着危机。
比如他的父亲在给母亲生活费上是吝啬的, 可母亲明明知道不够却从来不敢跟父亲开口,只是拿自己曾经在济南省吃俭用的积蓄来贴,再后来就是姐弟俩来贴。
再有就是,季羡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猫,家里也养起了猫,但另外两人却并不喜欢,也没这个精力, 可季羡林要养,她们就要伺候猫,不但要做铲屎君,还要买鱼做猫食, 那时最多的时候,家里有8只猫,可以说经常是鸡飞狗跳的。
在季羡林眼里家的温馨,其实大都是老祖和彭德华的纵容, 他们没有红过脸,并不是真的没有问题,而是另外两个人的不计较, 想要家和万事兴,就必定有人妥协, 所以尽管季承姐弟对父亲有些行为不满,但两个老人不说,他们作为晚辈的也不好说什么。
可季承也说父亲有时也很大方,他每个月都会拿钱出来把家人、助理都叫出来一起去玩,去下馆子,所以那几年,北京近郊好玩好吃的他们全家都玩遍吃遍了。
但这种平衡被打破是从老祖过世开始,也是季羡林和季承父子决裂的导火线。
季承在父亲季羡林对亲人的关心和态度上是有很大怨言的, 这在他的书中可以感受到,他说老祖从生病到过世,季羡林没有看望,也没有去吊唁,后来姐姐婉如也因病突然过世,季羡林同样没有去告别和吊唁,再然后母亲彭德华住进了医院,虽然季羡林经常会去医院, 可他们却为彭德华的住院费彻底的撕破了脸 ,最后也没有去告别和吊唁。
本来父子俩的关系就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接二连三地发生的事,让季羡林觉得自己是一个悲剧人物, 他决定“遗弃”自己的儿子,从此父子俩13年都没见过。
季承说是有人从中作梗,才让父子的矛盾一直得不到化解, 可父子之间确实存在问题,不然一个外人也不可能那么容易趁虚而入。
好在, 结局还算圆满,在季羡林的最后8个月,父子终于见上了 ,过往的一切都被季承的一个下跪烟消云散了。
最后的8个月,是儿子季承陪伴左右 ,那时季承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儿子,跟季羡林相差97岁,这个只有3个月大的孩子,跟季羡林特别有祖孙缘,季羡林也真正体会到祖孙三代的温馨。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家人与家人之间的 情感 纠葛真的是角度不同,感受不同。
季羡林与彭德华、老祖组成的家庭在季羡林眼中他们是和谐温馨的,是让人羡慕的。
因为那两位从未跟他红过脸,总是以他为中心,为他而妥协,特别是彭德华,她内心的落寞和孤独,唯有儿子和女儿看得见,季羡林却看不见,所以儿子替她不满,只是这种不满在老人在世时都藏在心里,一旦老人不在了,就会瞬间爆发。
一个家的平衡,离不开一个主心骨。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老人在世时,家里很和谐,可一旦老人去世了,很多隐藏的问题就把这个家扯得四分五裂了。
(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021年的No.24)
季羡林有多少个女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更多关于张爱玲很污的一句话、季羡林有多少个女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