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国是忠臣吗(韩安国犯了什么罪)

生活经验071

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韩安国是忠臣吗,其中有些内容可能会涉及到韩安国犯了什么罪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韩安国是忠臣吗(韩安国犯了什么罪),第1张

本文目录:

秦始皇为什么有那么多忠臣义士呢

哪个成功的帝王都有一批忠臣义士汉武帝有

丞相窦婴、 许昌 、田蚡、 庄青翟 、石庆 、公孙贺、 刘屈犛、 田千秋太尉田蚡、卫青、霍去病、霍光御史大夫庄青翟、韩安国、公孙弘 、张汤、石庆、 卜式 、儿宽 、杜周、 桑弘羊列将军霍去病 、金日磾、上官桀奉常太常王臧 、孔臧 、韩延年郎中令王臧、 李广、李敢卫尉李广 、韩安国 、张骞 、路博得太仆灌夫 、公孙贺 、公孙敬声廷尉张汤、 赵禹 、杜周、郭居太行令大鸿胪王恢、李息、 张骞、 田千秋宗正大农令韩安国 、郑当时、 刘受 、颜异 、桑弘羊中尉少府执金吾韩安国 、赵禹 、李息 、王温舒、 尹齐、 颜异 、桑弘羊都尉汲黯、朱买臣、 江充内史石庆、 郑当时 、公孙弘、 汲黯、 儿宽、 减宣其他东方朔 、主父偃 、司马迁 、苏武 、周亚夫、 董仲舒 、司马相如、 李陵

朱元璋有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李世明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如果李自成也成功了那他手下有名的武将 刘宗敏 刘芳亮 田见秀 李过 谷可成 郝摇旗

智囊团 李岩 牛金星 宋献策 顾君恩也都会名垂青史的

抵御西汉匈奴时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韩安国,他是什么来头?

韩安国是西汉时期梁王手下,担任中大夫,梁王是汉景帝的同母兄弟,都是窦太后所生,窦太后对梁王非常宠爱。

1.因成功解决皇家内部矛盾,名声显著

梁王是汉景帝的同母兄弟,母亲窦太后对梁王非常宠爱。这样一层背景,使得梁王行事就比较高调。出入规格、排场好比天子,超越了人臣的本分。景帝知道后,心里极不高兴。

母亲窦太后得知此事后,一时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便将此事迁怒于梁国的使臣,拒绝接见梁国使臣,对梁王的行为,追责梁国使臣。

梁国使臣是韩安国,他边去找长公主哭诉,韩安国首先阐述了梁孝王与景帝兄弟关系最亲,依据是“七国叛乱”时梁国坚定的支持皇上,并派我等六人击败吴国。

紧接着韩安国将话题转入梁王行事的问题,说:‘’梁王的父兄都是皇帝,所见到的都是大排场,梁王的车子、旗帜都是皇帝所赏赐,梁王用这些在边远的小地方炫耀,只是让天下人知道太后和皇上喜爱他。现在太后要责备梁国使臣,梁王知道后整日流泪哭泣,不知如何是好。”

事后长公主把这件事告诉太后,太后听后非常高兴地说:“我要把这件事转告皇上”。皇上知道后心里的疙瘩才解开。对太后说:“我们兄弟两的事还劳太后忧愁”这件事窦太后、长公主都重赏了韩安国,因此名声显著。

2.抗击匈奴

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统帅三十万人设伏匈奴与马邑城山谷,设伏未成,领兵退回。上谷、渔阳之战韩安国率七百人与匈奴激战,未胜,退回,贬官降职,领兵驻防,心里非常失意。于公元前127年吐血而死。

韩安国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总的来说,韩安国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在梁孝王手下的时候就给梁王推荐了很多名士,而且作为使臣也给梁王巧妙地解决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后来梁王去世,韩安国在汉武帝舅舅田蚡的推荐下在朝中做官,很快得到武帝器重,做到御史大夫(副丞相)。其实,韩安国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只是有一点,此人贪财。不过他所推荐的人都是廉洁的人,这一点很不容易。或许是他知道贪财的人是什么样的吧。他对于武帝前中期特别是平定七国之乱做了很大的贡献,对于稳定当时朝廷稳定也有很大作用。不过在武帝那个过渡时期,耀眼的人实在太多了,没有多少人注意韩安国这个人。

刘彻身边的忠臣与奸臣

刘彻一生,忠臣很多,卫青、霍光和霍去病 。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和田千秋 ,田蚡 ,庄青翟 韩安国 公孙弘 张汤 石庆 桑弘羊 , 霍去病 金日磾(mì)(di) 上官桀,王臧 孔臧 韩延年,王臧 李广 李敢 ,李广 韩安国 张骞 路博得 , 灌夫 公孙贺 公孙敬声 ,张汤 赵禹 杜周 郭居 , 王恢 李息 张骞 田千秋 ,韩安国 郑当时 刘受 颜异 桑弘羊,韩安国 赵禹 李息 王温舒 尹齐 颜异 桑弘羊, 汲黯 朱买臣 江充 ,石庆 郑当时 公孙弘 汲黯 儿宽 减宣。都很尽职,要说忠和奸臣,是对立的,大家都有贡献和自己的理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论,不得不采用打压对手的手段,忠和奸是对立的,主观意识。

请问谁知道汉武帝时期名臣名将有哪些?

桑弘羊

汉武帝时大臣。一说生于景帝后元三年(前141)。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以此13岁入侍宫中。自元狩三年(前120)起,终武帝之世, 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与担任大农丞的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二人深得武帝宠信。元狩年间以后,在桑弘羊的参与和主持下,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此外,还组织了60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史称当时“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弘羊以此赐爵左庶长。武帝后元二年(前87),桑弘羊由搜粟都尉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田千秋、金日磾、上官桀四人同受遗诏辅佐昭帝。始元六年(前81),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会议盐铁等国家大事。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张,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由于桑弘羊的坚持和封建国家财政方面的需要,当时除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外,盐铁官营等各项重要政策仍沿袭不变。次年,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结果被处死。

主父偃(?~公元前126)

汉武帝时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到中年,听汉武帝重视儒术,改学《周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因此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长安。拜见卫青,虽卫青多次向武帝说了多次但无结果,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因主父偃上书《推恩令》,尊立卫子夫为皇后,揭发燕王刘定国的不法行为,很讨汉武帝的欢心,不久后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

霍去病:西汉名将(前140—前117),汉族,军事家。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经典之战:决战漠北。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 ,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00余人,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封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仅24岁。

卫青简介

卫青(?~公元前105年),汉族。字仲卿,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河东平阳(今中国中西部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卫青父亲郑季,是一个县吏,在平阳公主家做事时,和婢女卫媪私通,生下卫青。后来,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卫子夫入宫得到汉武帝宠爱,所以他们兄弟姐妹七人都冒姓卫。

在姐姐怀孕之后,当时的皇后陈阿娇嫉妒,派人抓到卫青,想杀死他。卫青被好友公孙敖救出,汉武帝听说后,召见了卫青,并封他为建章宫监加侍中官衔。后来姐姐做了皇后,卫青也升为大中大夫。

汉武帝改变了西汉初期和匈奴和亲的政策,靠“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和兵力,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共有七次领兵打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三百户。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和霍去病不同,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最后卫青病死于公元前106年。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从此,经学研究在汉代盛行。

汉景帝身边有那些忠臣

贾谊:景帝刘启时,晁错提出“削藩”政策,是贾谊主张的继续;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证明了贾谊对诸侯王的分析的正确性;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之后,汉王朝就乘机削弱地方诸侯王的力量,使他们仅得租税,而失去了直接治理王国的权力。

关于韩安国是忠臣吗和韩安国犯了什么罪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