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时间的历史成就?

生活经验011

澳门历史城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以澳门旧城为中心,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历史城区的范围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该城区建筑群中的各建筑建成时间从明至民国,时间跨度达400多年。

澳门历史城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中部至西南部一段狭长的地形内,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把澳门历史建筑连为一体,同时也包括半岛东部的东望洋山上的东望洋炮台。 澳门历史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正因为中西文化共融的缘故,城区当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澳门历史城区主要景点包括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大三巴牌坊等20多处历史建筑。

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举行的第二十九届世遗大会。澳门历史城区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澳门时间的历史成就?,第1张

16世纪中叶,因应中外贸易的新形势,明朝政府划出澳门半岛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居住及进行贸易,一个融合欧、亚、非、美四洲人民的"华洋杂居"的国际城市由是诞生。葡萄牙人将这个用城墙围起的城市命名为"天主圣名之城",澳门历史城区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以澳门为传教基地,从事远东地区的传教工作,为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成就。而作为基地的澳门,在各修会的努力建设下,开创了许多"中国第一"的事业,如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中国第一所以西方金属制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附属印刷所)、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AAbelhadaChina)等等。

自16世纪中叶开始,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瑞典、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朝鲜甚至非洲地区等不同地方的人,在澳门历史城区内盖房子、建教堂、修马路、筑炮台以至辟建坟场。文艺复兴后的一些主要建筑形式、风格,结合亚洲其它地区不同的建筑元素在澳门产生了新的变体,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建筑格局

结构

澳门历史城区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中部至西南部一段狭长的地形内,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把澳门历史建筑连为一体,同时也包括半岛东部的东望洋山上的东望洋炮台。

从空间布局上澳门历史城区文物建筑主要呈条状分布,分布密集。按具体分布来说,妈阁庙位于澳门半岛的西南端,守护着内港的入口;港务局大楼位于妈阁庙左侧的妈阁斜巷,往前经过妈阁街为郑家大屋所在的亚婆井前地;再往前经高楼街至风顺堂街,圣老楞佐教堂耸立在街的尽头。圣老楞佐教堂背后的风顺堂上街连着三巴仔横街,圣若瑟修院圣堂的大门就设在这里,而圣若瑟修院则与圣堂紧邻。三巴仔横街往右折上夜晦斜巷是岗顶前地,这里有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和何东图书馆。岗顶前地经东方斜巷向下走到新马路,旁边就是民政总署大楼;民政总署大楼对面的议事亭前地,左有三街会馆(关帝庙),右有仁慈堂大楼;由仁慈堂大楼经罗结地巷转左,大堂(主教座堂)就在眼前;经过大堂进入大堂巷,卢家大屋巍然地静立巷中;出了大堂巷就是板樟堂前地,左边是优雅的玫瑰堂,往前走,经卖草地街再转大三巴街,尽头处就是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右边是大炮台,左边则是旧城墙遗址和哪咤庙。大三巴往左拐出花王堂街便是圣安多尼教堂,不远处就是白鸽巢前地,东方基金会会址与基督教坟场紧贴地候在前地的右侧。而东望洋炮台、灯塔和圣母雪地殿圣堂屹立在澳门半岛的最高峰东望洋山的山巅上。

特点

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当中包括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 在建筑风格上具有欧洲天主教国家中世纪城市和葡萄牙建筑色彩,淡黄、粉紫色的外墙,白色的装饰线角,形成澳门建筑清新、素雅而又亮丽、华贵的整体外观,有别于中国内陆地区的任何城市。

澳门历史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正因为中西文化共融的缘故,城区当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城区内的建筑大部分仍完好地保存或保持着原有的功能。

主要建筑

综述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里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0多处历史建筑。

妈阁庙

妈阁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的西南端妈阁山西麓,建成于明朝,在澳门世界遗产中被排在第一,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时间最长的,在葡萄牙人来澳门之前就有妈阁庙了。早期称娘妈庙、天妃庙或海觉寺;后定名"妈祖阁",华人俗称"妈阁庙"。传说葡萄牙人初次登上澳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妈祖阁渡头"和这座寺庙。当地人指着寺庙说,这是"妈阁"。葡人以为"妈阁"就是这个岛的名字,于是便有了macao这个地名。

妈阁庙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等建筑物。 庙前一对镇门石狮,形态逼真。庙中有大殿、石殿、弘仁殿和观音阁,均飞檐凌空,气势雄壮。庙内的一块洋船石上面雕刻着古代海船的图形。

港务局大楼

港务局大楼,原称嚤啰兵营,又俗称水师厂,位于妈阁山边的坡道上,是一座受阿拉伯色彩及哥特建筑特色影响的砖石建筑。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成,是当时由印度来澳门的警察的营地,可驻200多官兵。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做港务局和水警的办公地点,现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港务局办公大楼。

郑家大屋

郑家大屋,约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为典型的岭南民居大屋,木雕石雕技艺精湛,是中华文明在澳门建筑上的典范。同时又受葡式住宅及西方古典风格的影响,室内天花的处理、门楣窗楣的式样是西式的。庭院古色古香,有郑观应手植的紫荆花。

圣老楞佐教堂

圣老楞佐教堂,中文名称为风顺堂,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现规模制式形成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教堂建筑外观特征在欧洲古典式的基础上带有巴洛克风格。教堂左右钟楼并峙,一座是时钟,作报时用;一座是铜钟,供教堂做弥撒时摇动震鸣用。教堂屋顶,是中国式的金字瓦面,圣堂内挂有古式吊灯。

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

圣若瑟修院及教堂,又称小三巴寺,由耶稣会士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圣若瑟修院圣堂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兴建,规模仅次于耶稣会士兴建的圣保禄教堂(现大三巴牌坊前身),因此本地人又称它为"三巴仔"。圣堂1953年再被修葺,以巴洛克风格著称。

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澳门葡萄牙人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整个建筑为希腊古典复兴风格。岗顶剧院是中国最古老的欧式剧院,是当年葡人社群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

何东图书馆

何东图书馆,原是何东别墅,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整个建筑为黄色。原主人为葡国人,民国七年(1918年)被香港富豪何东爵士购买,作为夏天来澳门消暑的别墅。他去世后将别墅赠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作为公共图书馆之用。

圣奥斯定教堂

圣奥斯定教堂,又称龙须庙,也叫岗顶教堂。早在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耶稣会教士即在岗顶修建教堂,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建成,并在后面增建了一间修院。初时建筑简陋,教士们用蒲葵叶来覆盖教堂的屋顶,每当海风劲吹,教堂屋顶的树叶即随风扬起,华人看着这情景如同龙须竖起,所以称这座教堂为龙须庙。建成后约30年,遭炮火轰击,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

民政总署大楼

民政总署大楼,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前身为市政厅,后曾多次重修,现规模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所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二楼的图书馆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启用,以葡国玛弗拉修道院图书馆为设计蓝本,装潢和家具陈设具有浓厚的古典气息,现专门收藏17世纪~20世纪50年代的外文古籍。

三街会馆

三街会馆,所在地原为澳门繁华市区"荣宁坊",门口有对联"荣居康乐境,宁享太平年"。会馆初建时只是商人议事的场所,为表崇敬之意,馆中设有关帝神殿及财帛星君殿,之后祀者日众,人人入内拜祭,会馆功能不断退化,而祀神则成为其主要功能,到后来人们直呼其为"关帝庙"。

仁慈堂大楼

仁慈堂大楼,明隆庆三年(1569年)澳门首任主教贾尼路创立了仁慈堂,负责慈善救济工作。成立后,仁慈堂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并设育婴堂、麻风院、老人院、孤儿院等机构。仁慈堂大楼修建于18世纪中叶,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形成现有面貌,具有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整体除花岗石柱基外,均以白色粉刷。

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又称大堂或大庙,始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本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筑。清乾隆五十四年(1849年),天主教集众捐款,重新改建。建筑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外形庄严纯洁,内部精巧华丽,教堂里面装嵌有美丽的彩色玻璃,正面两边为双塔式建筑,澳门教会的重大庆典,必在此举行。大堂奉祀的是圣彼得。主祭坛空间深远,设计简单,祭坛下掩埋着16~17世纪的主教和圣徒遗骨。

卢家大屋

卢家大屋,是澳门商人卢九家族的旧居,又名"金玉堂"。卢家为广东新会人,大约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移居澳门。大屋约落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青砖建造,仿广州西关大屋布局,高两层,屋内融合中西方装饰材料和手法,既有粤中地区常见的砖雕、灰塑、横披、挂落、蚝壳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铸铁栏杆等,反映了澳门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民居特点,是晚清粤中民居温婉纤细建筑风格的代表。

玫瑰堂

玫瑰堂,又称多明我堂,由道明会士(又称多明我会)创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是该会在中国的第一所教堂。教堂初建时用木板搭建,华人称之为"板樟庙";因教堂供奉玫瑰圣母,故又称玫瑰堂。清道光八年(1828年),教堂进行大修,教堂有着巴洛克式大门,奶白色外墙和绿色百叶窗非常醒目。教堂内的天花板上布满了图案装饰,形状各异的彩色玻璃片组合成的各种图案,教堂旁边的四层"圣物宝库"收藏了300多件澳门天主教的珍贵文物。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称为圣保禄大教堂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堂,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曾经是天主教远东教区的大本营,"相逢十字街头客,尽是三巴寺里人"。先后被焚毁3次,大三巴只剩一堵残壁,是澳门标志性建筑遗迹。教堂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的耶稣会神父设计,由日本工匠协助建成,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中西合璧、雕刻精细。从牌坊顶部逐层而下,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其下再分三层,每层的壁龛均藏有一铜像,十字架下是一具铜鸽,旁边围有太阳、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贞怀孕一刹那时光。铜鸽之下是一个耶稣圣婴像,像的旁边刻有用以钉死耶稣的工具。第三层的正中刻着一个童贞圣母雕像,旁边以牡丹和菊花两种花朵围绕。雕像左方还刻"永恒之众",一艘"葡式帆船"及"面目狰狞的魔鬼"。右方则刻有代表生命之树及圣母征服魔鬼并刺穿其骷髅的图像。第三层的下面有一层壁龛,有四位耶稣会圣人雕像。牌坊的底部有三面大门,正面的大门上刻有拉丁文MATERDEI字样,意即"天主圣母",两侧的门上刻有耶稣的记号"IHS"。

大炮台

大炮台,位于柿山(炮台山)之巅,是澳门中央炮台,有42门大炮,是葡萄牙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天启六年(1617年~1626年)修建的,名圣保禄炮台,澳门居民多称为大炮台。占地约1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是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构成了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炮火防卫网。

圣安多尼教堂

圣安多尼教堂,约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嘉靖三十九年(1558~1560年)间,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安多尼是天主教徒信奉的"婚姻主保"之神,葡人婚礼多在此举行,因此称之为"花王堂"。圣安多尼教堂多次遭到火灾,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大火灾使整座教堂只余下残垣断壁,但在第二年就由教徒们捐资重建。因为花王堂是全澳门最早的教堂,所以其他教堂都以其鸣钟为表率,每当其教堂响起钟声时,其他教堂即群起响应。

仁慈堂大楼

仁慈堂大楼,现有建筑修建于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根据新古典的表现方式加建现有立面之拱廊部分。仁慈堂为砖石建筑,建筑整体除花岗石柱基外,均粉刷以白色。建筑物正立面上层为大楼之外廊,下层为宽2米的公众通道。立面墙身是建在10个方形的花岗岩柱基上,柱基间则以砖券相连。在柱基上均设有壁柱一对作装饰,这种券柱式建筑手法在立面上重复使用,令大楼立面具有一种镂空的效果。建筑物宽22米,女儿墙高度为12.5米,左右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宽22米,其顶上之三角形山花高达16米,打破了建筑物的水平感,主面上下两层各开有7个券拱,其中以中间3个较大,而券拱两侧之壁柱在形式及柱式上均有所不同,上层中央三组为爱奥尼式圆柱,两侧4个则为爱奥尼式方柱,至于下层则为科林斯柱式,两侧为圆柱,中间却是方柱,并以叠柱形成出现。

东望洋炮台

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教堂),修筑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明崇祯十年(1637年)扩大增修,翌年完工,建筑占地约800平方米,炮台平面为不规则多边形,墙高约6米,立面由花岗石筑建而成,女儿墙不作雉堞式设计,在架设大炮的地方,女儿墙稍为降低。炮台内的圣母雪地殿教堂约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祀奉雪地圣母,教堂内部的壁画运用了中国绘画的技法,整个画面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的大融会,是该地区众多教堂中独一无二的。东望洋灯塔建成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是中国也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灯塔。

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位于岗顶前地,建筑长41.5米,宽22米,中式坡屋顶之屋脊高为12米,屋檐高为7.5米。建筑设计为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平面作纵向布局,圆形的观众席前后布置了前厅及舞台,两侧是可供休息的长廊,长廊上设有楼梯直达二楼观众席,观众席为月牙形,依靠楼下10条排列成弧线的柱子支撑着。剧院正主面为一面宽15.7米的门廊,门廊顶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结,其下则是由四组爱奥尼柱式倚柱组成的三个券洞,券洞宽约3米,而8条倚柱均长约6米,山花及柱子上装饰较为简单,令立面看起来更为雄伟、高耸。与正立面不同的是面向岗顶前地之侧立面,其墙上连续开满9个宽2.45米的落地大窗,进一步加强屋面水平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浑厚的气度。建筑整体粉刷以绿色,衬托墨绿色门窗及红色屋顶,在以黄色为主调的周围环境中,既和谐共处又突显个性。

哪吒庙

哪吒庙,建筑深8.4米,宽4.51米,为两进式建筑,中间没有天井,是传统中式庙宇中较罕见的例子,主要由相连的门厅及正殿组成。正殿进深5米,四面墙体均以青砖筑建而成,青砖表面抹灰并重新划上砖线,屋顶为传统硬山式,正脊高5米,檐口高3.4米。整体主要以灰色为主,除山墙上有少许草尾点缀外,一般不作装饰。正殿入口前是哪咤庙之门厅,它是歇山式建筑,部分屋顶重叠于正殿屋顶上。门厅三周不砌墙,只以漆上黑色木栏栅围绕。整个屋顶之重量,由正面两条石立柱及插入正殿山墙之木梁承托,建筑正脊有鳌鱼及宝珠衬托,垂脊呈飞檐状。建筑整体装饰简约。

历史文化

出版书籍

2006年,许政编著《鲜有的"文化共时结构"--"世界遗产"澳门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2007年,童乔慧编著《澳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实践》。

2007年,澳门学者邢荣发编著的《明清澳门城市建筑研究》,介绍了明清时期澳门城市建筑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及对澳门的欧陆风格与葡萄牙风格建筑作了叙述,该书荣获第二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的著作类一等奖。

2008年,《澳门文物建筑笔记》是由两位澳门从事文物保护和建筑设计的人士张鹊桥,陈建成以建筑艺术的角度对文物的某个片面进行谈论。

2009年,谭明编著《澳门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09年,李玺、毛蕾编著《澳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创新性开发策略研究--游客感知的视角》。

2009年,吴尧、朱蓉编著《更新过程:澳门历史建筑群世界遗产保护研究略记》。

2009年,龚恺《"内"与"外"的改造一~对澳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一~次城市更新设计》。

2010年,陈金华、黄家仪编著《基于公众感知与参与视角的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10年,袁俊、张萌编著《生态旅游视野下的澳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申报过程

早在澳葡政府时期,将澳门历史城区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但自从澳门回归中国,申报便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2001年年初,中国国家文物局派出三名专家到澳门协助文化局制订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请书的初步文本,并就相关申请程序和配套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澳门行政长官代表、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于同年7月23日,主持了澳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启动仪式,宣布中国将于2003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其中一项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为"澳门历史建筑"。

到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举行会议时,"澳门历史建筑群"已被确定为"2005年中国惟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并将会在第29届世界遗产会议上被审议。

在第2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2005年7月15日的会议上,澳门历史城区获得一致的决定,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评定标准

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人类历史发展中某一建筑风格的杰出范例;

(vi)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文物价值

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重要的见证;更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澳门历史城区的评价是: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也见证了向西方传播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渊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是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同时是近代西方建筑传入中国的第一站。

文物保护

根据记戴,"1953年12月10日澳门总督史柏泰(MarquesEsparteiro)任命了一个委员会,以'确定现有的建筑文物'。这是澳门有史以来第一次官方以书面形式关注城市的保护工作。7年以后,另一位总督马济时(JaimeSilverioMarques)任命了一个新的工作组,其工作为'研究和提出适当的措施以保护和重视历史和艺术文物'。但是,当时保护文物建筑,仅局限于个别的楼宇、教堂、宫殿和炮台等。"由此可见,澳门最早有关文物建筑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处于澳葡政府时期,主要是官方主导。

20世纪80年代开始,澳门民间开始出现文物保护的热潮,政府也对整个澳门地区的建筑和文化遗产进行了评定。

直至2000年,澳门对本地历史建筑的研究才开始比较盛行,当时主要把澳门划为历史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等,主要是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主导,邀请国内外专家到澳门参与调研。

2001年7月23日,澳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启动日正式启动,标志着澳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规模活动正式展开,澳门历史建筑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举行的第二十九届世遗大会。澳门历史城区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