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评语?

生活经验012

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最为妇孺皆知的,而齐天大圣孙悟空更是得到了众多人的爱。毫不夸张的说,《西游记》的成功孙悟空功不可没。吴承恩赋予了孙悟空自由无束的天性,也给了他七情六欲,而同时又赐予他神通广大的本领。所以孙悟空本身是只猴子,同时也是个人,但他又在普通人之上。可以说,他是一个集猴性、人性、神性于一体的充满魅力的存在。

孙悟空评语?,第1张

孙悟空一开始登场,便是一只“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的石猴。他生就自由,无拘无束,所做事情完全是出于一只猴子的本能:“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趴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袜;捉虱子,咬跳蚤;理毛衣,剔指甲。”

到了后来孙悟空习得长生之道,似于普通猴子不同,却是“本性难移”,所以才会干了一番销死籍、闹天宫的事业。这时他实行的仍是快乐至上的本能原则。他活着,他快乐,所以销了死籍,拆了阎王殿。他在天宫,他不快乐,所以他想方设法找快乐的事做,比如“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谁管你什么烂规矩,只要自己高兴就行。只要自己快乐自在,

虽然孙悟空本身是只猴子,但他却有许多普通人的特点。首先,他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怕死。于是他踏上了寻求长生不老之道的漫漫路程。后经祖师传道,习得长生之道,防灾之术和地煞之变后,他便开始表现出人的缺点:自恋自大,从他在众师兄前“抖擞精神,买弄手段”到在花果山扯起“齐天大圣”的大旗,这种自恋自大可说是到了一种极致。

而其后的大闹天宫,可说也是由于孙悟空的人性而引发的。他和人一样,向往虚名,向往官场,喜欢被人戴高帽子,所以才会被诱骗到天宫,当上了喂养马匹的下层官员。得知真相后,他怒不可遏,反下天庭,又靠着法术争上了看似较高却无实权的“齐天大圣”。等到蟠桃会,清楚自己真正地位时,懊恼,愤怒,嫉妒便一涌而出,大闹天宫由此开始。

在取经路上,孙悟空也处处显现其人性。他积极乐观,勇敢无畏,疾恶如仇,尊师重道,不怕困难,敢于斗争。这一切都是历史上中国人民所具有的可贵品质。但同时孙悟空又目空一切,自视过高,因为轻敌而吃了不少苦头。如第五十回末,孙悟空和独角兕对阵,就是因为过于自信,疏于防备,才会被其乘机用宝贝套走了金箍棒,“弄得孙大圣赤手空拳,翻筋斗逃了性命”。

这一切都不难发现,孙悟空他是一个具有着人的“七情六欲”,无法超脱其外,集人优缺点于一身的“人”。

《西游记》第一回中对孙悟空的出生有这样的描写:“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三丈四尺周围……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即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孙悟空的出生便不同于普通人或猴,这似乎注定了了其于生俱来的神性。

而他的本领更是神通广大,且看他“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望空喷去,叫一声‘变’,即变做三二百个小猴,周围攒簇。”再看“即抽身,捻着诀,丢个连扯,纵起筋斗云,径回东胜,那里消一个时辰,早看见花果山水帘洞。”还有他使的兵器:“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镌成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有了这身本事,那些取经路上的妖魔哪是孙大圣的对手,一个个都只好俯首称臣,而孙悟空也很乐意用自己一身神通去杀妖除魔,为民除害。所以每当人们有什么危险,孙悟空总会适时地帮助他们解除危机。不论是乌鸡国王,还是车迟国和尚,亦或火焰山下居民等等,凡是受过其帮助的,无不为其神通广大所折服,在他们心目中,孙悟空便是“神”的代名词。

尽管孙悟空一直到小说尾声才名正言顺位列仙班。但事实上,不论是他神通广大的本领亦或其隐恶扬善,伏魔降怪的事迹,孙悟空早就在一般神仙之上,在人们心目中也早已是神的地位,亦或超越了神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