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志者事竟成故事概括?
1、少年华佗拜师
华佗从小爱好读书,富有钻研精神,对医学饶有兴趣。在母亲的教育下,小华佗立志不图官位,愿为良医,以救民济世为本。
之后,母亲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忽冷忽热,周身疼痛,皮肉肿胀。华佗请来很有名气的大夫治病,也不见成效。母亲病故前对华佗说:“孩子,记住你的父母都是被这种古怪的病折磨死的。我期望你早日学成医术,好让百姓少受疾病之苦!”
母亲的去世激发了华佗发愤学医、普济众生的决心。他来到城里,要拜父亲的生前好友蔡医生为师学医。蔡医生开始不想收华佗为徒,但是一想,华佗父亲生前是自己的老朋友,朋友一死,转眼不认人,也太不讲情义了。
所以,他想考考华佗,如果他是一块做医生的料,就收;不行,就不收。
蔡医生主意已定。他见几位徒弟正在院子里采桑叶,而最高处枝条上的桑叶够不着,便向华佗说:“你能设法把最高的桑叶采下来吗?”
华佗说:“能。”他叫人取了根绳子,拴上块小石子,只一抛,绳子抛过枝条,树枝被压下来,桑叶就采到了。蔡医生又看见两只山羊在斗架,眼都斗红了,谁也拉个开,就说:“华佗,你能把这两只山羊拉开吗?”华佗又说:“能。”
只见他拔来两把鲜草,放在羊的旁边,斗架的羊早就斗饿了,一见鲜草,忙着抢草吃,自然散开不斗了。
蔡医生见华佗如此聪明,就收他为徒。之后华佗跟随师父刻苦钻研,注重实践,最后成为被人拥戴的一代名医。
2、茅以升立志建桥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就是他设计的。茅以升十一岁那年的端阳节,南京秦淮河上举行热闹非凡的龙船比赛。
他和小伙伴约好,一块儿到河畔看个痛快。但不巧得很,头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憋在家里。端阳节一天,茅以升身子躺在床上,心儿却飞向了秦淮河。他多么羡慕自己的小伙伴啊!
晚上,小伙伴回来了,一个个无精打采,眼泪盈眶。茅以升很是奇怪,一问才明白,原先秦淮河上出了事。由于看龙船的人太多,把一座叫做文德桥的古老拱侨给挤塌了,许多人掉到河里淹死了。
这太不幸了。茅以升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我长大了必须要学会造桥,为大家造最结实的桥!”
从此,茅以升的头脑几乎被桥占据了。他出门只要见到桥,总要上上下下看个仔细;读书读到有关桥的资料,就立即将其抄在本子上。他收藏的各种桥的图画、照片,更是数不胜数。
华佗学医简要复述不超过六个字?
华佗很小的时候,父母相继得了重病,不治而亡。华佗失去了两位至亲,心里十分悲痛,他跪在父母的坟前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当一个好大夫,帮病人解除病患。
四处打听一番,华佗听闻山中寺庙里隐居着一位名医,悬壶济世,菩萨心肠,他打定主意要拜这位名医为师。
上山的路十分陡峭崎岖,华佗多次差点摔下山崖,但是他毫不畏惧,不肯退缩。历时一个多月的寻找,华佗终于找到了那位名医。
“求您收我为徒吧。”华佗跪在名医面前,连日的风餐露宿,令他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他的眼神十分坚定。名医看出了他的决心,便答应留他在山上。
最开始,名医只是让华佗做一些砍柴挑水的粗活。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名医始终没有提教授华佗医术的话,华佗也毫无怨言,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有一次,华佗给名医打扫书房时,发现了一本名叫《医案》的书,他好奇地翻看了几页,发现上面记载了名医多年来的治病心得。华佗对《医案》爱不释手,但他知道未得到师父的允许,不能随便乱动书房的东西,于是又将书放回书架。
之后,每次打扫书房,华佗都在书架前盯着《医案》站立良久。名医发现了华佗的心思,便将《医案》递给他,说道:“想看就拿去看吧,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华佗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捧着《医案》回自己房中细读。书中记载的内容有些深奥难懂,华佗就反复钻研,实在无法自己弄明白时才去请教名医。
名医发现华佗很有学医的潜质,也十分虚心好学,便倾囊相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于他。有时,名医出诊看病,也会带上华佗一起,华佗的医术进步神速,大家都说他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历史长河的故事典籍?
《刮骨疗毒》
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右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
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除去。”
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
华佗拜师说明华佗是个怎样的人?
华佗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医学家,他帮助关羽刮骨疗毒,给曹操医过头疾,是个有名望的医者,华佗拜师说明他是个虚心好学,学无止境的人。
华佗拜师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华佗拜师的道理是要善于观察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道理。假使他没有发现绳子和石块,他又怎么能够摘下桑叶;假使他没有想到羊爱吃草这一简单的常识,他又怎么能够使山羊分开。不是偶然性让华佗如此成功,是他的善于观察生活创造了奇迹。